報關單規范申報指南
報關單申報數據作為進出口貨物實施有效監管的重要基礎,對壓縮通關時長和促進貿易便利化意義重大。但隨著新模式、新系統和新業務接踵而至,報關單申報差錯也時有發生,有些甚至觸犯法律紅線。恒邦報關梳理了監控到的常見差錯,敲黑板,劃重點,希望大家知識在手,差錯沒有。
1.價格申報:總價填報同一項號進出口貨物實際成交的商品總價格,無實際成交價格的填報貨值。幣制按海關規定《貨幣代碼表》選擇相應的貨幣名稱及代碼填報,不可將美元誤填為日元。
2.數量申報:第一行按進出口貨物的法定第一計量單位填報數量及單位;凡列明有法定第二計量單位的,在第二行填報數量及單位,若無則為空;第三行填報成交計量單位及數量。
3.運費申報:按運費單價、總價或運費率三種方式之一填報,注明運費標記(1表款運費率,2表示每噸貨物的運費單價,3表示運費總價)。
4.原產國申報:按相關原產地管理規章規定的原產地確定標準填報,同一批進出口貨物的原產地不同的,分別填報原產國(地區),無法確定的,填報國別不詳。注意:原產中國的出口退運貨物原產國仍然是中國。
5.保費申報:可按保險費總價或保險費率兩種方式之一填報,注明保險費標記(1為保險費率,3為保險費總價)。
企業自查發現申報錯誤、未申報的及時向海關申請報關單撤銷或修改。若自查發現存在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問題,如少繳、漏繳稅款行為,主動國向海關書面報告并接受海關處理,海關視情節,可以依法予從輕、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,自查自糾守法自律,以誠信換紅利。